水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驳《不买房,买梦想》一文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253

帖子

754

积分

桥洞一族

Rank: 1

积分
7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00:0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ittojeff 于 2013-5-27 16:10 编辑


  买房,因为房即是责任也是梦想的一部分
作者:dittojeff

不经意看到高晓松的一篇《不买房,买梦想》的文章。
其实真不想抬杠,但通篇字里行间的脑残,毒害年轻读者,不得不逐句拍砖。
以下蓝色字体是高晓松的观点,而黑色字体书名号中为我对其拍砖部分。
    读者可以先把l蓝色字体完整的洋洋洒洒看一遍,深感有道理后再来看我批驳的部分



关于房子,我跟大多数人概念不一样。我从小住在清华校园里,家是那种二层的小楼,外表看起来很普通,《普通么?等于在大面积的绿化中居住一套低密度的洋房,这是何等的豪宅?却要为了表示你的淡然的得瑟,强说这住宅其实很普通?你要说这很普通,那上海湖南路原法租界的近百年历史的花园老洋房,大家应该也觉得很普通喽?标准的矫情》面积也不是特大,但是特别安静。
这地儿都没动过,也没装修之说,从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红色的,很老很旧。
《很老很旧,上海的原法租界,所有现代装修的物业都不太能租出高昂的租金价格,而一些修旧如旧的物业却能租到2万以上的月租金,如果还是两层小楼这种洋房单元,如果修旧如旧的情调恐怕能租到3万到5万月租金,再说北京,租金最贵的住宅一定是老旧的四合院,所以请不要拿老和旧来说事,老和旧不代表不是一种奢华的住宅追求和享受》
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有一个家,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房子多少年了,我们也在感慨:后边的院子多好啊,出门就是操场、游泳馆,还有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四周的邻居,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前面的院子。小时候有什么问题家里老人就写一张字条,说这问题你问谁谁谁。都是中国头把交椅啊,这才是住处真正的意义吧,它让你透气,而不是豪华的景观、户型和装修什么的《这套位居清华内的散发着怀旧情怀的两层花园洋房,如果变成产权房来卖,卖1000万,你高晓松会要么?你不要,那你前面对该住所的溢美之情,就是胡扯,你要,那么你用1000万购买住宅,这和你通篇向年轻人表述的所谓年轻不该追求房产的观念就是胡扯,你无非是在教育年轻人,什么样的住宅是令人愉悦的,什么样的住宅元素是令人向往的,比如两层的低密度,比如屋后能有个院子,比如四周没有四车道八车道,要极为安静,比如小区要有运动方面的类会所的配套,比如游泳池,篮球场,最好呢,小区的邻居还要足够有层次,
废话,这样的住宅谁不向往?你以为人人的住宅品味都看齐山西煤老板的?你说的不就是带有齐全会所设施的独栋别墅小区么,而且地段还要不错,最好还是有一定历史人文的老花园洋房。朋友,我们何尝不想居住这样的住宅,但你扪心自问,拥有这样的住宅1000万够嘛?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恐怕得5000万吧?清华对面的一室学区房都近10万单价了,清华校内的两层洋房5000万绝不夸张,甚至根本不够。
所以你即便再字里行间把你所住的这套住宅写得再轻描淡写,如何不堪,也无法掩盖明眼人所察觉的这其实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就是一场得瑟,就比如红色后代会说,哦,我家没买什么商品房,商品房那么贵咋买得起,我家只是在市中心的景观绿化带里,有一套军分区给的花园别墅,有个大的花园,整个小区都是别墅,很旧很老但绿化很好,隔壁住着些离休干部,
我觉得我对住宅没啥追求,在这种老别墅里住着也就凑活,不去追求啥高价的新房。
你看,这和你高晓松的描述是类似的,这不叫对住宅没追求,而是对自己所住的住宅赤裸裸的在那边得瑟!所谓的以谦虚的方式表达得瑟的倾向,别当读者都是没阅历没常识的傻子》
2007年,我们搬了出来,因为家人都在国外,我又不在清华教书,学校就把房子收回去了,后来我去了洛杉矶。
《你没有意识到,被清华收回房子,这其实是你家族竞争力的显著退步,你却还在那边沾沾自喜,你小的时候可以有梁思成,林徽因这样的邻居,而你的后代就无法再有这样的待遇了,这其实是一种退步,你该反省才是》
去了美国,我一样是无房户,坚定的无房主义者《恩,明白了,坚定的无资产主义者。以无资产为荣,以申请廉租房为荣》刚去美国的时候,我做编剧和开发,只卖出了两首电影歌曲。美国流行音乐是草根文化,美国卖吉他的黑人当我师傅都有富余。国外很多伟大的乐队,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在中国整个高校也选拔不出一个牛的乐队。为啥?国内很多年轻人的热情都分散了,赚钱的热情大过音乐本身,比如买房《我写过一篇文章“文艺是屌丝最后的庇护所”用以批驳此文很是应景,
你也承认了,美国的流行音乐文化是草根文化,什么是草根文化,说难听点,就是屌丝文化,是啊,屌丝也需要音乐的指引,和鼓舞,用以抱团取暖,
国外太多的不务正业的人可以聚集,而这些人组成乐队,又能共鸣另一批屌丝听众,觉得虽为屌丝,虽为草根,因为有音乐酒精生活就充满希望,而中国高校呢,因为年轻人的热情分散到正道上去了,而不是去玩吸毒,重金属,摇滚,成人派对,所以自然是一个高校也选拔不出这样一支热赞草根的团队,自然不会有太多指望用草根音乐去感染另一大批草根的音乐人。虽说不多,但也有,你们以及郑钧之类的摇滚先驱不就是么?从而赚取超额利润,从而可以抢在商界牛人同学面前买单,然后喝高了后开着80万的英菲尼迪SUV车去撞别人的车。你们想想你们创作的歌曲,我依稀记得有这样一首,摇滚歌词:
姑娘姑娘你漂亮漂亮警察警察你拿着手枪
你说要汽车你说要洋房我不能偷也不能抢
我只有一张吱吱嘎嘎的床我骑着单车带你去看夕阳
我的舌头就是那美味佳肴任你品尝我有一个新的故事要对你讲
这就估计就是你们所谓的模仿的黑人草根音乐文化?还举着中国摇滚先驱之名,
充满了颓废,色情,暴力,我们觉得幸好这样的团体没有太长久,
什么歌词,吱吱嘎嘎的床,不就是暗示性行为么?舌头是美味佳肴不就是暗示舌吻么?
以为用电单车夕阳,新的故事要讲这样的文艺修饰后,就不再是色情了?就变的高尚了?没有这些歌曲,没有这些乐队,中国的年轻人就是不思进取的了?扯!》
  郑钧有一天跟我说,有些艺术家被抓进精神病院,成了精神病;有些精神病人从精神病院逃出来,成为艺术家,你就是那后者,你的生活就像行为艺术。不过,我肯定不属于时尚人士,因为从来不关注别人的流行趋势,也算不上中产阶级,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是买房子,那我就去旅行。《意思很清楚,如果你的钱只够指向享受和指向责任,你选择享受,不用以文艺的辞藻来诠释颓废的实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253

帖子

754

积分

桥洞一族

Rank: 1

积分
75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00:05:45 | 只看该作者
  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然后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经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后很快成为朋友,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之前还在欧洲碰见一个东欧乐队,我帮人弹琴,后来还跟人卖艺去了,跟着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我妈也是,一个人背包走遍世界《你的意思捷普赛人的生活就是普世价值,一个国家如果年轻人都去追求旅行,那这个国家就是有极大希望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年轻人的生活的额全部就是听歌,看电影,然后做背包客不断旅行,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有极大希望的,年轻人应该忘却责任,只要自由,只要今天买车,明天玩好了玩腻了就卖了就可以,只要一个国度的年轻人足够潇洒,这个国家就将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度,甚至应该鼓励全家去接受这样的价值观,让妈妈一个人去旅行,去抛却婚姻的束缚,让妹妹去独自撒哈拉骑摩托,什么婚嫁,靠边,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旅行,你也是清华的高材生了,这样的人生观表述虽然对年轻人的煽动性是十足的,但你不觉得狭隘么?》
  我妹也是,也没有买房,她挣的钱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骑摩托横穿非洲,摩托车在沙漠小村里坏了,她索性就在那里生活两个月等着零件寄到。然后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里给我写一个明信片,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里告诉我说,哥,我骑了一个宝马摩托,好开心。我看到沙漠深处的血色残阳,与酋长族人喝酒,他们的笑容晃眼睛……《是啊,喝酒,放纵的快意人生,你不就是要说明,年轻人,放纵去吧,没什么不可以,当然为了撇清所谓文艺是屌丝最后的庇护所一说,你得加上一句,你妹妹其实赚很多很多钱,OK,我们知道王石这样的人才,奋斗到了近半百才财务自由,去登山挑战自我,马云也是48岁才谢幕,你妹妹何方神圣,年纪轻轻就已经可以几个月半年不去公司依然拿着超高的薪水?如果她是CEO级,无所谓炒鱿鱼,那么数月不归,那她就是不负责的CEO,那她就是那着广大百姓股东那里融资来的钱去非洲挥霍,如果她仅仅是一个职员,那么数月不归却也不至于炒鱿鱼,那么她就是拼爹来的走后门来的,值得骄傲么?很多事情别写来轻巧,其实经不起推敲的,我是不信你的妹妹才气秒杀王石马云的。》
  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后我俩都不买房,就觉得很幸福。我妈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这就是败落的教育,让曾经可以与梁思成林徽因做领居的你们家败落的原因,生活确实不是眼前的苟且,我们不能以为有诗有旅行就拥有了全部,这正是眼前的苟且,我们从封闭的社会走来,所以一说起远方的旅行,一说起出国游,似乎就很洋气,很生活真谛,其实我们知道现在即便周游各国,对于国人来讲,已经不是难事,你却把旅游作为人生的唯一诉求,不狭隘么?》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空洞,空洞的人生观才要以诗歌来修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因为全民旅行而强大?真的有些空洞》
  美国人平均31岁才第一次购房,德国人42岁,比利时人37岁,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都是租房。为什么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一毕业就结婚?《因为中国的年轻人普遍重家庭观念,不需要玩妞玩到三四十岁玩够了才结婚,而是20多岁就有不少已懂得一个男人应有的责任》一结婚就买房?《因为中国房价太便宜!一毕业就能买房,除了房价便宜还能说什么呢?》怎样才能买到房?一套房子会限制你所有的行为和决定。《一套房子会沉淀你所有的责任而不去虚无的选择追随虚无的摇滚,以及醉酒后的放荡》以今天的房价,普通人买房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父母出钱资助,这种人基本上前途和发展被父母控股。《这样的控股,总比父母一句生活就是诗歌和远方的旅行的蛊惑式精神控股来的强》第二种人是牺牲了太多的发展机会,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诗歌和远方的旅行以及一些颓废的能引发屌丝群共鸣的歌曲就是你所谓的发展机会么?那我们宁愿不要,我们并没有典当梦想,相反,一套舒适的住宅正是我们梦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时候有一篇文章叫寒号鸟,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丝我,明天就垒窝,到了第二天,太阳升起,寒号鸟又忘却了寒冷,继续歌唱飞翔,寒号鸟觉得生活唯有歌唱和旅行飞翔才是令人愉悦的,那些在垒巢的鸟正是只选择了眼前的苟且的,最后寒号鸟冻丝在了山洞》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错,是责任感,不仅为自己还为后人,这才叫不为眼前的苟且!》他们觉得,有一套房子,会让自己内心安全一点儿《你是不用这些,因为你有自小住洋房的家底在那边挥霍,或许你的下一代也还可以用整个一生去旅行去挥霍,去享受所谓的生活真谛,但你的再下一代恐怕就要去寻求这样的安全感了,不要因为你自己有家底有爹可拼而去宣扬所谓的潇洒是王道,这,并不可持续,你被清华校园收走两层小洋楼的那一刻其实你就该意识到这一点,那就是你的后代已经没有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做领居了,已经没有漂亮女生白发书生的后院了》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世界再怎么变,还是要有坚持,即使它是落后。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总算说出你最想说的那句了: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放心,在中国啃老族不少的,有所谓的“我每一天都开心,这才是重要的”,他们都是选择了你的这种苟且于眼前的快乐的,这样的观点的年轻人很多很多了,就不用你再在那边大肆呐喊鼓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库论坛 - 房产投资第一站 ( 沪ICP备20013621号

GMT+8, 2024-6-2 08:55 , Processed in 0.0608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