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娃学科普,以及Ayawawa之我见#X1964

[复制链接]

3152

主题

315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9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07:4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库论坛官方网站:www.ishuiku.com

水库论坛微信群统一入口:skadmin05

水库管家团队业务范围:

☞海内外房地产代理(主营重庆,沈阳)
☞全重庆新盘三无人员贷款
☞重庆,沈阳二手房经纪(链家贝壳旗下德祐门店)
☞重庆,沈阳二手房贷款高评高贷(最低纯0首付)
☞北京工作居住证,深圳,重庆,沈阳落户
☞抵押贷款,☞征信修复,☞房屋装修,☞房屋托管租赁
以下为正文:
娃学科普,以及Ayawawa之我见
1 MV 、PU是什么

这话我觉得既对也不对。
因为纯站婚恋角度,大多男性娶妻,真的不在乎学历,本科就是万金油。
但是,在当前咱国,读书常常可以改变一个女孩的命运,去大城市读书,考名校研究生,或从而找到更好的工作,它改变的是一个人的阶层与圈子。
7 分的 23 岁厂妹,还真就未必比 5 分的 30 岁名校名企女高管嫁得好,这种例子想必见过些世面的朋友都懂,不值得赘述。
当然,我可以替她解释这个 bug:“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同阶层内部婚配,因此理论依然适用于阶层内部”。都是女高管,当然更美的一方更多人追啦。
在我看来,它比较大的 bug 是,忽略了人们心性的差异。
人与人的区别,往往比人与猴子还大。即使仅在婚恋领域,也有人有着完全不同的追求。

——《ABO|怎样选择人生伴侣?》
我司ABO 理论,将人分三种,Alpha、Beta、Omega。人群当中 Beta 数量最多,占到 95% 以上。《ABO简述,看过请忽略》
A 的核心追求是被尊重与做主,B 的核心追求是利益和稳定,O 的核心追求是内心和谐与被爱。这三者不可互相转换,且会在所有重大决策中体现出来。
A 和 O 都知道,娃学体系最适合 Beta 女士参考—— O 男不喜欢温柔的,A 男不需要漂亮的。
多得是 A 女明明漂亮聪明,爱起人来又热烈,算是高 MV 低 PU 吧,但偏偏没嫁有钱佬,而选了旁人看来软弱也不阔的 O 男,还自觉捡了天大的便宜。
还有很多 O 女,年轻时不缺条件好的追求者,却选了那个又穷脾气又大又自私的 A 男。可历经岁月后,A 男成熟发财了,依然对变黄脸婆的 O 女不离不弃,恩爱如初。
良禽择木而栖,升官发财死老婆,才是娃学与民间现状最契合的推论。
但 A 和 O 对于伴侣的核心要求是互相激发的不可见价值,无法简单以 MV、PU 衡量。
因此我一贯推荐 B 朋友参考娃学,提升自我,而 A 和O大致了解即可,不宜坚决贯彻。
如果一个 A 或 O 坚持贯彻娃学思路,她们将先是收获一批 B 追求者,然后发现,原来表达真我只能换来蹬鼻子上脸,反而逆着本性做的时候,对方才会更爱自己,那么,自己的真我是不是根本不值得被爱呢?
探戈,要两个同样擅长喜爱推拉的人才能跳好,本性过于真挚之人,经历了以上过程,只会认知失调,自我评价跌入深渊。
推拉与真挚无所谓谁高谁低,但婚恋这么私密的领域,还是寻找同类更好吧。
这也是我说的,我经历过,却没有停留在娃学中的原因。
3 石剪布是什么


娃学的另一个维度是石剪布分类,同样脱胎于进化心理学的名书《性别战争》。
在进化心理学中,攻击性强的橙喉蜥蜴是布策略,较为专一且看重伴侣的蓝喉蜥蜴是石头策略,不事生产以偷为主的黄喉蜥蜴是剪子策略。
这最初的三种蜥蜴择偶策略,后来由 wawa 扩展为人群类型。
按照娃学体系,人可以被分为三种——石剪布,以及这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换。
石头是比较专一、赚钱能力和情绪价值都中等的人群,布是赚钱能力强、脾气暴躁、一有条件就多偶的人群,剪子是外形好、风流倜傥、不愿结婚的人群。
当一个石头突然发达,他有可能变得脾气暴躁,在外面找小三。
而“女神脚下皆石头”,就是说如果你的条件足够好,有钱花心的布男也会对你保持忠诚(刘QD实力证明这条不对),帅气风流的剪子男也会娶你回家。
“给布当大房”,即以较低的 MV、PU 进入婚姻,通过忍耐对方多偶,得到布投资给自己和后代的金钱。
“石变剪”,即让本分老实的石头女性学会嘴甜和手段,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以得到更多的投资。
等等等等。
而以上任何一个现象,我们在生活里都能看到,它解释了多数婚恋问题,甚至拿大部分人去套类型,也都能套上。
为什么,因为娃学是 Beta 学,Beta 在人群中占 95% 以上。
4 石剪布的问题


而 AO 人数极少,却对应不到石剪布当中。
Omega 普遍渴望婚姻,对真爱专一,工作努力,愿意找穷伴侣,这像石头,但 O 同时情绪稳定,能提供情绪价值,对伴侣的宽容大度,又像剪子。
再同时,很多 O 在 MV 完全不低于另一半的前提下,能接纳对方出轨,这是四不像。
在一些家庭当中,Alpha 会同时负责“貌美如花”与“赚钱养家”,且专注深爱家里那个黄脸婆,这是啥呢?布剪石?
如果一个 A 多偶,那 ta 也一定是从年轻条件差的时候就开始风流了,实力高低不会改变他们的择偶偏好。
A 很容易被认为是布,但布男的择偶偏好向来随境遇高低起伏,你看刘QD年轻时找的谁,后来找的谁,以及即使找了谁,也会怎么样,你就能预测所有布男一生的择偶走向。
而大 A 的幸福家庭,你没见过也一定听说过。
对于石剪布无法归纳的人群,试图用道德感和“内有隐情”来解释,是不合理的。能让某一类人长久维持一种不符合繁衍利益的状态,只能说他们对其他某些东西的需求更深、更无法放弃。
A 和 O 的择偶偏好,不会因为自己和另一半的条件高低改变,因为 AO 对繁衍利益,看得远不如“互相激发的不可见价值”重要。
从这个角度说,Alpha 和 Omega 有相似处:两者都足够顽固,且忠于自我。
根据条件改变行为,以此求得繁衍利益最大化,这种柔软身段,真的只属于 B 。
5 为什么 B 很难明白 AO


我一度认为石剪布分类是托勒密的“地心说”,为了自圆其说,在地球仪上套了 46 个圈。
但当我把这个分类体系完全框在 Beta 人群中后,一切豁然开朗,无比准确,灵台一片清明。
石头、剪子、布,就是 Beta 的三个亚型,这三个亚型一眼就能分出来,如果你数据够多,辅助特性如剪布、石剪、布石等等也能看得出。
对于 B ,能清晰分出谁是石剪布,婚恋中会相当有的放矢。对于 A 或 O ,以石剪布来辅助,与 B 打交道的能力也会大幅提高。
所以我毫无犹豫地引入了石剪布分类,即使我原本可以另外起三个名字,但石剪布利于理解,且确实是娃学先提出,我不应掠美。
尽管如此,当我写完 ABO 理论的主要部分后,也还是冒出一些 B 朋友,指责我抄袭石剪布(虽说wawa还没写书,我上哪抄的?)。对此,我毫不意外。
因为我要再说一个事实:虽然我坚持 ABO 无分高下,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 Beta,很难理解和辨认 Alpha 和 Omega 这两种人。
我曾想过可能是因为 AO 的心性不接地气,或者所追求的东西过于虚幻,所以不被理解很正常。
生而为人,居然不以实际利益为最高导向,这本来就很奇怪。
娃学认为剪是拿脸换钱,布是拿钱换脸,而 AO 无法自证自己并非如此,除非长期维持“自损繁衍利益”的状态。(早年王斯然对一无所有的 Gai 不离不弃, 这个年轻好看的 O 女难道没有其他选择吗?)
另外,A 喜欢点评世事,O 不太喜欢表达,这也会让外界注意不到这两类人,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别人的自我描述去理解他们。(参考互联网二马,这么大的腕儿,找不到自我描述的只字片语。)
这些客观造成了“ ABO 理论更多只对 AO 有意义”的结果,但这根本无所谓。
因为 B 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本就符合社会运转规则,看不懂这个理论,或看不懂个别人,对 B 朋友没有任何损失。
要在这世上如鱼得水,根本不需要理解别人到灵魂深处,有时候简单的博弈确实足够。
6 石剪布是什么


“那你为什么又要写剪子和布的单篇呢?”
因为在我这段日子的观察与总结中,对石剪布分类的理解,早已超出了婚恋,也可能和原本娃学想讲的东西有偏差。
比如娃学认为石剪布三者可以互相转换,但我认为并非如此。我们看到的“石头出轨”“布专一”“剪子结婚”等等,可能都是 Beta 这个人群的特性决定的——为了追求利益和稳定,本就可以审时度势,随着境遇改变态度,但这不代表他们本性如此。
就像布男也可以在实力不济的时候做小伏低,获得一个能为自己“抬旗”的头婚,但他们阔了以后怎么样,才是真实的本性。(抬旗,指清朝旗人为了提高身份而抬升旗籍的制度。)
剪子也会在生活无着的时候工作,但一有人养就辞职,基本是剪婚标配。
娃学提倡大家选石头,其实已经考虑了婚姻稳定和爱情的重要性,因为石头最讲公平。
但这些还只是局限于婚恋,如果你真的把这三种 B 亚型看成人格分类,你会发现,某一类人群的做事方式总是一以贯之。婚恋上多吃多占的布,也会在商业上巧取豪夺。甜言蜜语喜欢窃偶的剪子,也会在公司里抹黑、拜高踩低、偷懒,当搅事精。
这才是我要把石剪布引入 ABO 的最大价值。
B 追求利益,但手段各有区别。石头喜欢“踏实做人”“尽量公平地交换”,布喜欢“立人设”“强权控制”“霸占”,剪子喜欢“打感情牌”“偷”与“骗”。这些骨子里的本性,有可能因为境遇而不明显,但只要他们可以自由发挥,你就能看到。
很多 AO 喜欢说 B 的坏话,那无非是因为,石头太踏实低调了,给你带来痛苦的不是剪子就是布。
对于 B 同样如此——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石头,也不想被布霸凌,被剪子抢功。
对于这个占人群 95% 的族群,无论你自身是什么分类,你都有必要了解。
可能娃学中对于剪和布的描述,更多是一种婚恋中言行的指导:石头要有可可爱爱的剪性才占便宜呀,整天得瑟乱提要求的布性一定要压制啊。
但我写的剪子三篇(加上晴雯篇应该是四篇了?),和即将发的布篇,写的就是人的类别,我坚信这三种 B 亚型和 ABO 一样,从小形成,不可更改,且值得所有人辨认、提防,或正确使用。
当然,任何人格理论,都是把某一组性格与行为归为一类人,它只是一个工具。如果你不信一切理论,但你像马普尔小姐一样阅历丰富善于总结,能看到某个人,就想起过去的一些人,并由此预判他接下来的行为方式,做出相应对策,那就足够了。
毕竟我们玩一切理论都只是为了过得更好。
7 Ayawawa之我见


接着,我讲讲我对Ayawawa其人,和娃学兴衰的一些看法。
男好色,女贪财,男人需要确保孩子是自己的,女人希望男人为自己投入更多资源,这一切都是古已有之,并不是 Ayawawa 发明的,谁不承认谁就是不客观。
那为什么她一直被人们孜孜不倦地辱骂,我想这其中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娃学的核心,和所有偏右派(也就是更符合现实且具备可操作性)的理论一样,提倡“谁痛苦,谁改变”。她提出的很多操作,都是要求女性接受现实,或改变自己。
比起“把自身的不健全归结为社会不健全和对手太无耻”,无论接受现实还是改变自己,都是一个不那么舒服的选择,这对受众的理解力、自省力、上进心是有要求的。
但悖论在于,往往那些缺乏自省力上进心的人,在网络上声音更高,这一点想也知道——如果你真的努力上进,你有空在网络上当喷子么?
有些人骂她的原因是说她指导女性当捞女,自己却嫁了一个没大钱的男人,言行不一。这个骂法毫无意义,博尔特的教练必须比博尔特跑得快吗?
还有些人骂她说打压女性当女奴,且不说这和上条矛盾,我确实不明白“认清自己,嫁给平配,爱自己的老公”,这为啥就是女奴,如果这是女奴,那我觉得女奴挺可爱的,我也愿意当。
说白了,骂她的人大多痛恨的是“你竟然敢对我提要求,而不是骂他们做得不够好”,纯粹的无能狂怒而已。
以上种种,不再赘述。
第二,看到此处你可能以为我也是一个娃学的拥趸,竟然把反对娃学的人都说成失败者。
但并非如此。Ayawawa挨骂,有她自身的原因。
你说她过度自信也好,缺乏敬畏也行,在后期她过于坚信和抬高自己的理论,像所有走向奇怪的流派一样,开始解释万物。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她有几次全网被骂,都是因为用自己的理论解释与男女关系有关的犯罪案件。
《犯罪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都是 500 页以上的大书,刑侦、人类学、精神病学,都是专门的学术大类。我不是说你必须坚持受害者无罪论,但能走到违法犯罪程度的人,那是你《进化心理学》配解释的范畴吗?
慰安妇事件,里面有整个民族几千年的苦,有深深的国恨家仇,那是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后辈能点评的吗?对于许多人来说,被迫失去尊严比死还难受,你轻描淡写说“活着就是你的优势”,你在羞辱谁呢?
说白了,谁想用自己的理论解释万物,谁就会滑向愚昧的深渊,你是一个理论体系,还是一个邪教,就取决于这点区别。
哪怕你是牛顿三定律,后来还有相对论,不是么?大千世界,人心如渊,用小小的生存繁殖充当天道代言人,这叫凌罡必死。
第三,Ayawawa在某些方面,又太"聪明"了,她做了几次品牌,都是以传销的形式铺开。
拥有海量拥趸,原本可以正常赚消费行业的钱。但对于“聪明人”来说,这远远不够,只有人拉人的裂变,奉献上“让你们都变有钱”的梦,才是暴富的基础。
当初也有很多人否定她搞传销,这里我想再粘贴一遍常识。
传销的三大判定特征是: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缴纳费用,才能取得加入资格;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下线,形成层级网络,超过3级就是传销;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或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奖金。
三大特征全部符合即为法律判定的传销,回头看看优弹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如果实在理解不了为什么搞传销如此讨厌,可看一篇老文:你还真以为当微商能发财啊?
像安利、玫琳凯一样,所有的传销都会打扰人,销售是一门学问,不是一个普通人到处骚扰朋友圈就能赚到钱的,何况她们除了要卖货给你还要拉你当下线,这所有的招人烦,当然都算在正主头上。
第四,娃学的确提供了海量的“爱情权术”,但却缺乏更高的精神纲领。
娃学就好像是一把刀,可以切蛋糕,也可以捅伤人。渴望幸福的人能用,翟欣欣也能用。
道应当为术之先,有术无道,就会止步于术。不过,我觉得这不怪 Ayawawa ,因为理论起源是进化心理学,那么它的道就是“繁衍利益最大化”,这个道,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实在不配成为一种追求。
8 我的态度


综上,Ayawawa 逐渐成了一个非常分裂的网红——网上骂她是政治正确的同时,爱她的人爱得充满感恩。
我几乎没见过对她持中立态度的人,除了我。
群众一般是这样头脑简单啦,你不是黑就是粉,你不可能是别的。其实啥事儿不能一分为二的看呢?
Ayawawa 当然有她的问题,很多问题还显得她十分不高尚。但她的理论体系,的确对很多人行之有效,改善了很多人的恋爱能力,也拯救过很多人的婚姻。
即使 wawa 有什么黑历史,或未来生活有任何变化,我认为也不影响她基础理论的价值。
我从来不要求任何一个理论博主必须当一个完人,你成长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理论博主就像渡你过河的小船。它就算有漏洞,你也过河了,不是吗?
我自己虽然在应用娃学的日子不快乐,但这对我一样有帮助——你必须经过看山不是山的阶段,才能走到看山还是山的阶段。
另外,可能很少很少的读者还记得,我最早有一篇婚介所指南,Ayawawa 帮我转发朋友圈过,那时我读者很少,我不会忽视她这个哪怕是随手的帮助。
Ayawawa 不是完人,她的理论也不是万金油,里面甚至有不少洗稿国外著作的部分。但我对娃学的态度始终如一:仅限于婚恋领域,AO 值得了解,B 朋友不该错过。
想要回避她解释万物和搞传销的毛病,你可以只买一本她的书看,那里面没有挟带任何私货。
不过,娃学的具体话术的确有点土而接地气,千万别照搬。
最后,如果你特别痛恨她,恨到见之不骂则不舒服斯基,那我想说,如果你不是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库论坛 - 房产投资第一站 ( 沪ICP备20013621号

GMT+8, 2024-6-26 16:07 , Processed in 0.1910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